河豚毒素在哪个部位
2018-07-03 18:03:29
329浏览
河豚毒素从何而来
科学家发现,河豚并不会自带毒素,而是吃了含有河豚毒素的藻类,经过自身一系列转化作用后存在于体内的。如果把一条有毒河豚放到池塘里进行人工饲养,就会慢慢失去毒性。相反,如果给一条无毒河豚喂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饵料,就会加剧毒性。
河豚毒素的产生,除了与河豚饵料密切相关,还与河豚自身对毒素的接受能力有关。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,生长着大量含有河豚毒素的海藻,有的河豚吃,有的河豚不吃,这就形成了有毒河豚和无毒河豚。
因此,河豚体内河豚毒素的产生,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,两者缺一不可。内因就是河豚有无食用有毒藻类的需求,外因则是生长的海域中是否有含有河豚毒素的藻类。
河豚毒素主要存在部位
河豚体内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生殖腺、肝脏、肠胃等部位,含毒量和毒性大小则和生长环境以及季节变化有关。例如我国长江下游的河豚,各器官毒性大小依次为卵巢、脾脏、肝脏、血筋、眼睛、鳃耙、皮肤、精巢、肌肉。而人工养殖的河豚与自然生长的河豚相比,其含毒量和毒性都较低。
在河豚的体内,卵巢中的河豚毒素尤其厉害,精巢则是微毒或无毒。卵巢和精巢呈椭圆形,位于腹腔后部,肛门附近。生殖期间,两者易于辨别,睾丸为乳白色,卵巢为浅黄色;精巢呈白乳糜状,卵巢则呈颗粒状。但生殖期后,卵巢和精巢萎缩,则难以辨别。
肝脏是体积较大的器官,位于腹腔的右侧,上接膨大的胃部,下达肛门附近,呈灰褐色,内侧有一绿色的胆囊。肝脏是河豚毒素较严重的部位,在食用前,必须清理干净。
河豚种类不同,皮肤含毒量也有所不同。一般而言,河豚皮肤含毒量甚微或无毒。河豚血液中尤其是脾脏中含有剧毒。